*玉馬-左驂馬
玉馬...
長: 265mm 高: 260mm 寬: 70mm
底座: 153x66x7 (mm)
青玉,部份褐沁。圓雕而成,質樸雄壯。

陰刻雙目圓正突出,口微張,尾下垂,高浮雕鞍具韆繩馬具。
此玉馬造型寫實,渾圓健碩。
筋骨肌肉雕琢仔細而栩栩如生。
右前腿曲膝前伸,其餘三腿立於長方形底座。
座台邊琢雷紋環帶,座下浮雕銘文。

頭部:盧當、頭絡、鑣。
胸部:胸攀。
臀部:鞦。(胸攀及鞦上的綴飾,稱為"杏葉")。
鞍部:鞍、袱鞍、韉、障泥、鐙。
看過故宮博物院一些唐三彩馬,鞍轡都僅至袱鞍,並無馬鐙。
(日本天理大學天理參考館有一唐三彩馬,其上有馬鐙)
胸部:胸攀。
臀部:鞦。(胸攀及鞦上的綴飾,稱為"杏葉")。
鞍部:鞍、袱鞍、韉、障泥、鐙。
看過故宮博物院一些唐三彩馬,鞍轡都僅至袱鞍,並無馬鐙。
(日本天理大學天理參考館有一唐三彩馬,其上有馬鐙)

※馬鐙是中國人在唐朝發明的,一開始只是一個,為便於上馬,
後來發展為一邊一個,波斯人稱為「中國鞋」,後來才傳到歐洲。
唐 昭陵六駿浮雕可清楚看到馬鐙。
唐 乾陵前的石馬,也可見馬鐙。
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指陝西禮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
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六駿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後騎過的戰馬,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勤驃」、「青騅」、「颯露紫」。
為紀念這六匹戰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 (閻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
「昭陵六駿」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
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裝箱盜運到美國,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其餘四塊也曾被打碎裝箱,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館。

唐太宗征洛都 王世充時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與李世民換騎,併為颯露紫拔箭。
李世民贊曰:「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三川,威凌八陣。」
浮雕裡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颯露紫為昭陵六駿中,唯一附有人像的浮雕。
現存於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

1 則留言:
Hello. This post is likeable,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 congratulations :-).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blog, it is about the Notebook, I hope you enjoy. The address is http://notebooks-brasil.blogspot.com. A hug.
張貼留言